中國環境報記者 劉秀鳳
在日前結束的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,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指出,2018年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,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。
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,也是構建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的基礎。截至目前,京津冀、長江經濟帶和寧夏等15個。▍^、市)劃定方案已獲國務院審批。
根據《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》確定的時間表,2018年年底前,其他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劃定生態保護紅線;2020年年底前,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,勘界定標,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。
紅線劃定要下足“繡花功夫”
一條生態保護紅線,要能夠管控所有重要生態空間,充分體現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”的要求。在紅線劃定工作中,摸清家底是前提。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,把具有特色重要生態功能的森林、草原、濕地、海洋等生態空間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范圍,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。
確定紅線范圍是重點,也是難點,難就難在要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系。當前,一些地方存在顧慮,擔心紅線范圍劃大了影響經濟發展,希望預留更多發展空間。
相關負責人指出,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能計較一時得失,要站在歷史的維度,牢固樹立對子孫后代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把事關國家生態安全的區域都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,做到應劃盡劃,應保盡保。
在各省劃定的基礎上,要匯總形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“一張圖”,這就要求各地在數據、方法、成果上做到統一,在工作中必須要下足“繡花功夫”。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博士李霄宇作為技術組專家,參與了河北省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。他說,最繁重的工作是進行區域邊界處理,為了確保劃得精準,他們20多位專家用半年多的時間,對紅線邊界進行一米一米的人工修訂。之后,還有征求意見、進行過5次集中核對、修訂、完善,還有不計其數的單獨修訂。
用紅線控制開發活動
劃定紅線是基礎,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才是關鍵。因此,要落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,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剛性約束,用紅線控制開發活動。
2000年,湖州安吉就已提出生態縣規劃并劃定生態紅線。當年做出的決定,意味著這個并不富裕的山鄉小縣,需斥資5000多萬元,搬出劃定區域內的企業。而在堅持“生態立縣”的江西省資溪縣,為保護生態環境,近3年來,這個財政收入僅6億多元的縣婉拒了近百個工業項目,累計投資300多億元。
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長新撰文指出,實施用途管制的關鍵在于建立產業準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,實行清單化管理,提高準入門檻,嚴禁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建設項目。同時,需要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,建立政府轉移支付、發展綠色產業、政策與人才傾斜等多渠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,真正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。
紅線要劃進頭腦中
生態保護紅線重在監管,要實現生態功能不降低、面積不減少、性質不改變的保護目標,必須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機制,切實建立嚴密的監管體系。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大、分布廣、系統復雜,需要建設和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監測網絡體系。
嚴守紅線的主要因素在人,關鍵在領導干部。
“生態保護紅線能否守得住、有權威、效果好,應當有一個對保護效果進行衡量的‘尺子’和對地方政府工作成效進行評判的機制,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和考核顯得尤為重要。”環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說。
專家表示,生態保護紅線,不僅要劃在我們的生態空間,更要劃進大家的頭腦中,才能切實推動我們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,保住我國的生態安全底線和生命線。
來源:中國環境報